您好,欢迎来到知贝国际感统教育培训基地!

测一测孩子的语言发展

2016-1-9 13:36:53

暂无图片。



以下各项均为必填项,请认真填写!请填写真实数据,以便我们告知您的评定结果!
学校/幼儿园: 班级:
儿童姓名: 性别:
电子邮箱: 手机:
所在城市:  出生年月:
填写日期:
亲爱的家长:
语言的发展对孩子智力的增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填写方法:
1、请家长根据自己的孩子的表现进行填写,题中所说的情况只要有一项符合就算;
2、请仔细逐条阅读以下各条项目,根据孩子的情况在“是”、“不是”上打勾(√)。
语言表达 操作
1、发出有沟通意识的声音来表达需要和回应成人;
2、发出类似字词的声音来表达需要和回应成人;
3、伸手取物;
4、拖拉成人来要求协助;
5、用手指指向物件;
6、开合手或摇晃手表示“拜拜”;
7、拍手表示“好啊”;
8、张开手表示“抱”;
9、摊开手表示“没有”;
10、点头表示“好”;
11、摇头或摇手表示“不”;
12、运用表达性身体动作或手势来表达动作“如:刷牙、洗手、听电话、踩车、睡觉);
13、运用表达性身体动作或手势来表达情绪或感觉(如:惊、饱、嘈);
14、模仿身体动作(如:拍手、踢脚、点虫虫);
15、模仿口部动作(如:打哗哗、胜利、飞吻);
16、模仿操作性的玩玩具方法(如:拨、推、拧);
17、模仿功能性的玩玩具方法(如:运用锤子玩锤床玩具、用刀切食物);
18、模仿发声(如:哗、呠呠、汪汪);
19、模仿连续性的玩玩具方法(如:将玩具人放在椅子上,然后从水壶倒水进杯子,再喂玩具人饮水);
20、模仿随意、没既定的玩玩具方法(如:将沙锤放在头上摇晃,然后放在身后摇晃,最后放在地上);
21、运用常用的动词(如:食、饮、玩、看书、梳头、游泳、睡觉、扫地、煮饭);
22、运用社交词汇(如:拜拜、早晨、对不起、谢谢);
23、运用否定词(如:有、没、未);
24、运用由人或动物和动作名称组成的双词短句(如:妈妈抱);
25、运用由动作和物件名称组成的双词短句(如:吃饭饭);
26、运用由动作和地方名称组成的双词短句(如:去公园);
27、运用由人或动物或物件名称和形容词组成的双词短句(如:小孩乖);
28、运用形容词和人或动物或物件名称组成的双词短句(如:大苹果);
29、运用否定词和动作或物件名称组成的双词短句(如:不玩、没有饼);
30、运用由动作名称和时间词组成的双词短句(如:吃好了);
31、说出身体部位的名称(如:眼、耳、口);
32、说出食物的名称(如:糖、虾条、面包);
33、说出衣物的名称(如:鞋、衫、袜);
34、说出日常用品的名称(如:毛巾、梳子、牙刷);
35、说出交通工具的名称(如:汽车、轿车、的士);
36、说出水果的名称(如:橙、苹果、香蕉);
37、说出食具的名称(如:杯、碗、匙羹);
38、说出家具的名称(如:桌子、凳子、床);
39、说出玩具的名称(如:球、车、积木);
40、说出人物的名称(如:妈妈、老师、奶奶);
41、说出动物的名称(如:猫、狗、鱼);
42、说出地方的名称(如:麦当劳、超级市场、学校);
43、说出家用电器的名称(如:灯、电视、电话);
44、运用描述物件或人物特征的形容词(如:有/没、干净/肮脏、粗/细、长/短);
45、运用位置词(如:里面/外面、上面/下面、前面/后面);
46、运用将来式时间词(如:就要);
47、运用完成式时间词(如:已经);
48、运用进行式时间词(如:正在);
49、运用由人或动物、动作和物件名称组成的三词句子(如:妈妈吃提子);
50、运用由人或动作、动作和地方名称组成的三词句子(如:妈妈去超市);
51、运用由动作、物件和地方名称组成的三词句子(如:把球放到柜子里);
52、运用由动作、物件和人或动物名称组成的三词句子(如:把球扔给宝宝);
53、运用由否定词、动作和物件名称组成的三词句子(如:不穿衣服);
54、运用由两个形容词和一个物件名称组成的三词句子(如:大的红色球);
55、运用“有没有”问句(如:有没有笔啊?);
56、运用选择性问句(如:要糖还要是饼干?);
57、运用“什么”问句(如:什么东西?);
58、运用“正做什么?”问句(如:爸爸正在做什么?);
59、运用“哪个?”问句(如:哪个吃饼?);
60、运用“哪个的?”问句(如:这枝笔是哪个的?);
61、运用“哪里?”问句(如:妈妈在哪里呢?爸爸去哪里?);
62、运用单数代名词(如:我、你、他);
63、运用多数代名词(如:你们、我们、他们);
64、运用单数属有代名词(如:你的、我的、他的);
65、运用多数属有代名词(如:你们的、我们的、他们的);
66、运用将来式时间词(如:就);
67、运用完成式时间词(如:完、过);
68、运用由人或动物、动作、物件和地方名称组成的四词句子(如:我坐汽车去公园);
69、运用由人或动物、动作、物件和人或动物名称组成的四词句子(如:妈妈送球给哥哥);
70、运用由动作、形容词、物件和人或动物名称组成的四词句子(如:推红色车的姐姐);
71、运用由动作、物件、地方名称和位置词组成的四词句子(如:把袜子放在筐里面);
72、运用“有没”问句(如:有没有笔啊?);
73、运用选择性问句(如:要糖还要是饼干?);
74、运用“什么”问句(如:什么东西?);
75、运用“正做什么?”问句(如:爸爸正在做什么?);
76、运用“哪个?”问句(如:哪个吃饼?);
77、运用“哪个的?”问句(如:这枝笔是哪个的?);
78、运用“哪里?”问句(如:哪里?妈妈呢?爸爸去哪里?);
79、说出不常用的名词(如:降落伞、潜水艇、骆驼、啄木鸟、保鲜纸、密封袋);
80、说出类名词(如:食物、衣物、动物、电器);
81、运用不常用的动词(如:掘、织、绑、庆祝、分享);
82、运用描述物件或人物特征的形容词(如:相同/不相同、快/慢/、软/硬、远/近、宽/窄);
83、运用情感形容词(如:开心、不开心、害怕);
84、运用位置词(如:里面、外面、左/右);
85、运用数词(如:一、二、三、第一、第二、最后、全部、一半);
86、运用量词(如:个、只、枝、条);
87、运用时间副词(如:等等、刚才、一会儿、迟的);
88、运用程度副词(如:最、好、几、非常);
89、运用连接词(如:同时、跟着、之后、不过、但是);
90、运用表示条件关系的复合句子(如:如果做完功课,就可以玩玩具);
91、运用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句子(如:今天放假,所以不用去学校);
92、运用表示添加关系的复合句子(如:妈妈去市场买菜,还要去面包店买蛋糕);
93、运用表示先后关系的复合句子(如:吃完饭,然后看电视);
94、运用表示转折关系的复合句子(如:他不舒服,不过不肯去看医生);
95、运用“多少?”问句(如:有几个小朋友呀?你要几颗糖啊?);
96、运用“怎么办?”问句(如:跌伤了怎么办啊?);
97、运用“为什么?”问句(如:为什么要看医生?为什么被妈妈骂?);
98、运用“怎样?”问句(如:怎么做三文治?怎么样跌倒的?);
99、运用“什么时候?”问句(如:什么时候放学啊?什么时候去公园玩?);
100、根据所提供的特征,归纳出特定的人物、物件或事情(如:有哪种水果是绿色皮、红色肉、而且有籽的?“西瓜”);
101、根据一项条件(如:类别、特征),列举出不同例子(如:请讲出三种交通工具的名称?“公共汽车、的士、船”;在超市可以买到什么呀?“牛奶、汽水、薯片、面包”);
102、根据两项条件(如:类别、特征),列举出不同例子(如:什么是红色又可以吃的?“苹果、西瓜、果冻”;什么是交通工具但是但不是在马路上行走的?“飞机、轮船、地铁”);
103、根据三项或以上条件(如:类别、特征),列举出不同例子(如:什么是四只脚、吃肉的、又有毛的?“老虎、狮子、狗”;什么是有核的、皮不能吃的、果肉不是红色的?“芒果、榴莲、火龙果、荔枝、龙眼”);
104、根据物件的类别、特征和功能,对具体名词下定义(如:什么是老虎?“老虎是动物、住在森林里或者动物园里的、很凶的、特别喜欢吃肉的……”);
105、比较物件相同与不同之处(如:比较苹果与香蕉相同与不同的地方“他们都是水果,可以吃的;苹果是红色的、香蕉是黄色的……”);
106、联系及说出物件与物件之间的关系(如:牙膏和牙刷、牛油和面包);
107、联系及说出人或动物与物件之间的关系(如:医生与听诊器、狗与骨头);
108、联系及说出地方与活动之间的关系(如:公园与荡秋千、学校与上课);
109、联系及说出时令与活动之间的关系(如:夏天与游泳、元宵节与玩灯笼);
110、从描述人或动物或物件的词语,指出其相对的词汇(如:胖对瘦、漂亮对难看);
111、从描述位置的词语,指出其相对的词汇(如:上对下、前对后);
112、从描述自然景象或时令的词语,指出其相对的词汇(如:雨天对晴天、冬天对夏天);
113、明白与生活经验有关的程序性事件并作适当的描述(如:去超市购物的过程);
114、明白生活经验以外的程序性事件并作适当的描述(如:堆雪人的过程);
115、根据事件的定理或事件发生的真实情况来指出事件发生的原因或结果(如:雪糕不摆进冰柜会怎么样啊?“会溶化”;为什么杯子穿个孔就不可以啊?“因为会漏水”;
116、凭想像来推测事件的原因或结果(如:为什么他这么开心啊?“他过生日”、“他收到礼物”、“妈妈表扬他”;吃太多巧克力会怎么样啊?“会胖”、“会肚子痛”、“会烂牙”、“会被妈妈骂”);
117、根据生活经验或常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下雨没带伞怎么办呀?“买把伞”、“到屋檐下躲雨”、“拿东西遮住个头”、“走快点啊”);
118、对生活经验以外、不常见或假设性的事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一只风筝飞到树上去,你会怎么做啊?“不要了”、“爬上去拉”、“再买一只”、“叫爸爸帮忙”);
119、指出事物恰当或不恰当之处(并阐述适当的做法)(如:买东西要准备钱是对的、用铅笔刷牙是错的,应该用牙刷);
120、从所提供的资料中推断答案(如:哥哥、姐姐带小明去公园,姐姐走了,哪个带小明回家呢?);
121、介绍自己(如:我叫×××,我今年×岁);
122、叙述过去或现在或将来发生的事件(如:我昨天去了海洋公园,看到……,吃了……,玩了…);
123、叙述简单的事件(如:冲泡果汁、乘坐公共汽车);
124、叙述复杂的事件(如:准备生日会、暑假进行的活动);
125、说故事(如:交待有关的背景、内容、结果、寓意)。


请家长简述孩子的情况、出生方式(顺产或剖腹产)、学会走路前的爬行情况、家庭环境及教养方式等:[请注意使用Enter键来换行]


  

热门点击